中国光学、激光与红外技术与应用专题论坛盛大召开 |
日期:[2007年9月20日] |
|
中国的光电子市场特别是光学、激光加工市场持续快速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前景和商机。在2007中国光电产业高层论坛之“中国光学、激光与红外技术与应用专题论坛”上,来自国内光学、激光产业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集中讨论激光加工技术、光学元件以及激光技术目前的发展与未来的趋势。此次会议共有十几位来自国内外大专及科研院所,以及领先光学、激光企业的代表做精彩发言。
来自中科院的 刘颂豪院士、姚健铨院士以及陈创天院士,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学院徐文成教授,Cyber Laser公司VP&CTO Mr. Tetsumi, Sumiyoshi,北京龙创光学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耀龙报名参加了本次专题会议,分别就激光产业的发展,光纤飞秒激光器、非线性光学晶体、光学镀膜、光学制造和光学影像测量等前沿话题和技术做深入探讨。
刘颂豪院士以“光子技术与光子产业”为题介绍了全球及我国光子产业概况,未来光子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广州市LED工业研究开发基地的发展情况,刘院士特别看好纳米光子学技术与产业:他认为纳米光子学是基于纳米技术和光子学的基础,是光子技术与纳米电子技术相融合合而开拓出的一门崭新的学科。“纳米光子学将朝向纳米光电子集成的方向发展。”刘颂豪院士表示。
最后刘院士总结到,光子学前沿课题的研究和光子学应用的需求,强劲地推动光子学向前发展。现阶段,光子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有纳米光子学、集成光子学、信息光子学、生物光子学、能源光子学、消费光子学等。当前,全球光子产业市场呈现4C+E的趋势,发展的特征是消费性产品引领市场走向,未来全光通信和全光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之后,全光产业将会逐渐取得主导地位。
姚健铨院士则介绍了目前比较前沿的太赫兹光电子技术,认为太赫兹光电子技术是国际电子和信息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是连接宏观电子学和微观波长学的桥梁,姚健铨院士在会上大力呼吁国内的光电企业和有志之士应尽早关注和切入该产业,抢占未来制高点。而深圳大学副校长阮双琛教授也以“太赫兹源及高功率可见光固体激光器”为题目,介绍光泵太赫兹源的基本原理、产生机理。分析了太赫兹波产生的基本条件,测量了太赫兹波的输出光斑和模式结构;应用太赫兹源进行了防伪鉴别实验,得到了有益的结果。同时对高功率红光激光器及相关固体激光器进行了详细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创天则在本次专题会议上介绍了全固态深紫外激光及其应用,全固态深紫外(一般指波长短于200nm)相干光源是目前正在开发的一个重要激光应用领域。此相干光源的开发将极大的推动193nm光刻技术、激光精密加工、各种光电子能谱仪、激光光谱仪、激光Raman光谱仪等高技术领域和先进仪器制造业的发展。
北京龙创光学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耀龙探讨了21世纪先进光学制造技术,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学院徐文成教授则概括了国内外光纤激光器的研究动向,特别是短脉冲光纤激光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介绍了他们在高性能飞秒光纤激光器研制和开发方面取得的成果。
来自Cyber Laser公司的VP&CTO Mr. Tetsumi, Sumiyoshi介绍了该公司的飞秒激光器和纳秒激光器新产品,引起与会听众的热烈讨论。
|
|